卫长嬴狐疑的问:“那舅父会答应么?表姐是写过好几回信了。”
宋夫人心烦意乱道:“我怎的知道?如今我还没去信呢!但在水总是晚辈,又是女儿,我却是你舅父的妹妹,我的话你们舅父总归会听一听的。”
她显然不想过多的谈这事下去,一推杯盏,就叫人上茶来。
用过饭后,卫长嬴回了衔霜庭,才进去就看到朱实几个小使女嘻嘻哈哈的凑在阶下,围成了圈,一起剥着什么东西,一向督促使女严格的贺氏站在回廊上看着,也是笑吟吟的不以为意。她好奇的问:“在弄什么?”
“哎呀,大小姐回来了!”众人闻声,忙都丢了手里的东西,把手在帕子上略擦了一把,上来见礼。
贺氏迎下台阶来,和蔼的道:“大小姐今儿个回来的早了些?消食的酸梅汤如今还没凉透。”
“不打紧,我这会也不渴。”卫长嬴指了指廊下的几个小筐,这会天色将暮未暮,卫家虽然富贵,但也崇尚节约,主人既然不在,这时候还没掌灯,又隔了几步,看不清楚筐子里的东西,问道,“是什么?怎么这许多人凑在了一起?”
贺氏道:“朱实和朱轩方才得空,跑到园子里去玩水。结果摘了一大捧野菱角【注2】回来,拿裙子兜着,把好好的两条新做的藕丝裙都染了颜色了,这两个小蹄子倒是忘性大,才哭了几下鼻子,这会又邀了大家一起来剥了吃。”
卫长嬴道:“园子里摘的?我倒没留意过,野菱角与红菱一样吗?”
“自是不一样的,要论果实肥美还是数红菱。”贺氏道,“这野菱角方才朱实掐了一个与婢子,她特意挑了半晌,最大的一个也不到红菱的三分之二。味道么,清甜爽口,掐的时候不仔细沾了些果壳的汁液,还泛着涩苦,不似红菱生时甜脆、熟了软糯。用来吃个新鲜罢了。”
卫长嬴来了兴趣:“也给我几个。”
朱实笑着应了,跑回廊上取了一只蓝地折枝杏花海碗来,道:“大小姐回来的巧,婢子们才剥了大半碗出来,还没赶上吃呢,如今正好都孝敬了大小姐。”
贺氏闻言,啐道:“这眼皮子浅的!生怕大小姐不记得你们的孝敬?还要专程提一提——你们都是伺候大小姐的人,就是给大小姐剥上十碗八碗那也是应该的。”
贺氏虽然出言教训,但实际上是贺氏亲侄女的朱实并不怕她,这小使女一吐舌头,脆生生的笑道:“姑姑好凶,婢子哪儿是和大小姐表功呢?这不是说大小姐有口福么?”
贺氏教训朱实时,卫长嬴已经拈了一颗菱肉吃了,点头道:“是清甜,与红菱不一样。”
绿房就建议:“既然园子里有,那往后每日给大小姐备上一碗?”
“就这样!”卫长嬴指了指朱实手里的碗,“拿进去,一会闲下来正好搭嘴。”
“婢子去拿井水浸上,不然这天怕是要干瘪下去的。”朱实忙道。
卫长嬴满意的点了点头:“你们剥了这么半晌倒是便宜了我,也不能叫你们空欢喜一场,明儿个叫厨房照我吃的点心给你们一人一份。”
众人都笑着谢了,簇拥着卫长嬴进屋去。
【注1】京观:古代为了炫耀武功、震慑敌人,展示自己的凶残之处,把敌人的尸首和土一起建成金字塔的形状放在路边啊城门什么的显眼地方。我记得好几年前也看过另种说法是专拿首级来搭的,一颗颗人头堆砌成塔,灰常的魔教风范!咳,大家自己想象一下吧。
【注2】野菱角:不知道的自己度度吧,卖相不好,往往只有一节手指那么大,但我一直觉得比红菱好吃。
☆、第十七章 祖母真面目
更新时间:2013…08…09
次日一早,宋在水就过来催问不回帝都的事情有了几分眉目。卫长嬴被她硬生生的摇醒,整个人语无伦次了半晌才有点回神,气恼道:“昨儿个晚上祖父说了不要打扰,我直接没去祖父祖母那儿,能和祖母说什么?”
见宋在水失望,卫长嬴懒洋洋的打个呵欠,才道,“但晚饭时我和母亲提了,母亲说,会写信去和舅父商议,解除这门婚事。”
听到“解除这门婚事”六个字,宋在水陡然眼睛一亮,欢呼着扑上来抱住她,喜道:“好长嬴!你真是我命里的救星!”
见她这样,卫长嬴倒是被吓醒了,忙道:“但母亲也没说一定能成,我可不敢给你打这个保票。”
“什么?那就是这么一提了?”宋在水翻脸好比翻书,忿忿道,“我道姑姑有了万全之策呢!你也不把话说清楚,害我白高兴了一场!”
卫长嬴道:“啊哟,瞧你这过河拆桥的样子,不管怎么说,母亲是舅父的平辈,总归能有几分指望罢?”
宋在水冷笑着道:“平辈算什么?我告诉你罢,早在江南的时候我就求过我祖母了。我祖母使人打听得东宫确实不成样子,也写过信给父亲,试探着提出太子这般不成器,就是我做了太子妃对宋家也未必有几分好处!但父亲却回绝了!不然,我哪里还要在凤州磨蹭?直接在江南住着多安逸啊!我倒不是说姑祖母和姑姑待我不好,但我住在这儿,父亲一封信接一封信的催着,不免叫姑祖母和姑姑都左右为难。”
卫长嬴闻言吃了一惊,道:“怎么会这样?”她原本还以为宋家老夫人也赞成宋在水做这太子妃,所以宋在水只能到凤州赖着,未想宋家老夫人也是怜恤孙女的,却是宋羽望一意独行了。
按说宋羽望如今的官职已是正一品之司空,算得上位极人臣了。即使女儿做了皇后,他能够得到的好处也十分的有限。 从江南宋氏来说,如今的阀主宋心平正是宋羽望之父。宋心平与宋老夫人一样饱受殇子之痛,他连嫡带庶存活到成年的只有一子三女。
作为宋心平唯一的儿子且是嫡子,宋心平身上的上柱国之勋、世袭罔替的爵位端惠公、包括阀主之位,往后也全都是宋羽望的。在这种情况下,宋羽望完全没有必要把女儿赔进宫里去。
毕竟其余五阀也没那么好排挤,尤其如今世道渐乱,掌握军权的沈氏、刘氏、苏氏地位有微妙的提高。端木氏、卫氏都在增加与这三家的联姻,宋羽望膝下只有宋在水一个女儿,怎么也该嫁到这三家里去,而不是送进宫去做个看着风光然而一旦皇后失宠,必定跟着身败名裂的太子妃。
何况宋羽望与元配卫氏十分恩爱,二子一女全是嫡出,宋在水最幼,怎么看,宋羽望都没有理由把这个女儿推进火坑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