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刺头如狗蛋他娘等人觉得可佃的田多了去了,并不一定要在大玉庄佃田来种。这回荷包里可是收了不少银子,哪里找不到田来种?拿着这些钱种点小生意也是使得的。
而且自己买粮来种·又不受拘束,秋收时还能卖得高价,何乐而不为?比跟傅家签契约好处多多了。就都在刘全那边备了案,愿意种完今年,秋收后田地交回傅家。
傅紫萱在他们备完案之后,就立即让刘全和木礼等人把那几家田里的鱼都捞出来放在其它人田里,并填好鱼沟鱼溜。
天香米全部收上来之后,其他稻种的米也都到了收割的季节,比天香米也就晚了几天时间。傅紫萱也让郭槐等人收一些这样的新米。
同时又使人各处通知傅家要收田螺和泥鳅。仍按以前的价格。
傅家收完粮之后,“有间粮铺”也正式开张了。
还没开张前,‘有间粮铺,就已经声名远播了。敬县全城百姓都知道‘有间粮铺,有天香米卖。托关系的、找人的、围堵的,天天都好一大批人等在‘有间粮铺,门口。就盼着‘有间粮铺,开张呢。
‘有间粮铺,的名声都传到平州去了。平州城里的大户纷纷派了人过来守着买粮。
这些大户家里一方面是等着买来吃的,一方面是买来种的。原先还要大老远到其他地方买,现在敬县都有种植了,还有粮店有大量的天香米卖,那还舍近求远干嘛,还不都来围堵啊?
连平州府衙都下文书给敬县县令方严,表扬了一通,让他全力支持天香米的种植工作。
从刚开始收割之日起,方严就领着人来家里晃悠好几趟了。傅天河也陪着他到几个种植天香米的地方一一查看过了,方严看起来很是高兴。
不过不知道他有没有写奏折上去。
也不知道对他的政绩有没有帮助。现在天下正乱着,他一个京城世家公子千里迢迢躲到这敬县来,这个人傅紫萱可不认为他是个蠢的。
‘有间粮铺,开张才三天,八千石天香米就卖完了。
原本还想脱壳卖米售五十文一斤的,不脱壳就卖四十五文的。这下人太多,供不应求,根本来不及脱壳,全部按五十文一斤售出。
最后一千石,因为抢的人太多,傅紫萱也不想太得罪人,毕竟她家还要在敬县生存,只好限制了每户的买量,尽可能多的卖到多数人手里。
原本最早跟傅紫萱买过贵宾卡的十几位夫人的家里,傅紫萱也都匀出他们要的量,尽量满足他们。叶氏夫家娘家合起来要五百石,傅紫萱也亲自称好送了过去。最后还得到了叶氏及其婆家娘家的一致感谢,又收获了好些好东西。
最后明显不够卖了,最后的一千石还卖出了五十五、六十文一斤的高价。而且还都是要抢的才买得到。‘有间粮铺,上到掌柜下到伙计,人人嗓子都喊哑了。还好那三天有方严派的人来帮着维持秩序,不然店里可落不到一个全乎的。
粮店开张三天之后,大玉庄那些不愿签契约的人家还正悠哉悠哉地数钱,正想大肆采购一番再来买粮种的。结果到店里一看,得知早就卖完了,这才傻了。
陈村刘村之前有一小部分人不愿签契约的同样也买不到。人家那些大户天天派着家丁小厮蹲守的都买不到,你一个小户买个十几二十斤的,当然是买不到。
这会这些人才急了,托他们各自村长表示愿意签签约,又托傅族长帮着说话。只是傅紫萱都表示已是浸好种,秧苗都长了几寸高了,再过几天都要分发下田种了。而且都是按量来育苗的,可是没有多余的了。
这些人傅紫萱根本就不想搭理。只说稻种全部售罄,育的苗也都是签契约的人订下的量,给了他们别人可没有了,要不让他们跟别人商量商量?
签了契约的人也不是脑残的,怎么会匀给他们?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让你聪明,让你们嘲笑我们老实,给了你们我们种什么?竟没人愿意哪怕多匀一捆青苗出来。
这些人这会才后悔懊恼不已,肠子都悔青了。只是哪有人踩他们。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夏种忙
而在收粮后,陈氏的娘家也派了大舅母和大表哥陈敬之过还带来了好些东西过来。也签了契约领秧苗。
这回夏种只要事先说好的,愿意契签约的,比如大小刘氏的娘家,小陈氏的娘家,二表姐陈淑妍等人,傅紫萱也都按他们的亩数育了他们的苗。
而在收粮几天之后,傅家庄的学堂也复课了。方严的两个孩子方彦华和方婉华,及城里来附学的孩子也都回来上课了。
傅家庄的乡民在领了秧苗进行夏种之后,又全力扑在建设书院的食堂上。
而傅家这边,随着天气的渐热,羽毛扇也陆续推出市场了。之前傅天河请了他原先的一个同窗,擅长画扇面的,高价请他过来画扇面。一月五两银子,安排他一家子住在玉园里。
那人姓何,叫何砚,三十六。是一名秀才,数试不第。原本在城里收些小孩教些书,也勉强糊口。后来私塾多了之后,他也收不上什么学生了,就只好在大街上摆摊给人写信写一些文书,一天赚个十几二十文钱过活,日子紧巴巴的。
有次傅天河在城里遇上他之后,就请他来画扇面,那人文彩虽一般,但画画还有一手。
后来书院里来附学的孩子多了之后,又让他领了一个启蒙班。一月暂领一两银子。学院包吃住。这样他一月就能领到六两银子,跟他之前相比可是云泥之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