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在村里建一个小食堂?还是让他们住各家交钱给各家做?傅紫萱是想着建一个食堂的,这样各自便利,也好管理。但要是出于私心,自然是住在哪里请哪家的人做了,这家人能得些铜板。她自是不好做那坏人。
而且还有管理的事。要是这些富家在自家村里出了事,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傅族长一边听一边点头,听完匆匆走了,说是要与几个族老和傅天河等商议一番。
对于傅天河来说,他看着来书院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多,心里自然是极为开心的。之前除了村里的孩子,还有附近一些村子的孩子也就读,现在还多了一些镇上城里的富家,他心里是极高兴的,说明别人认可了他,书院也有了名气。
只是人多了,而且这些人也不是没有背景的,若是因管理不好,出了事,他也担不起这个责,家里日子刚好了些,他可不想家人和孩子们因他的缘故受到伤害。
傅紫萱每天晚上也对他分析了一些利害关系,只要管理得好,接纳这些来就读的孩子利大于弊。对书院以后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傅天河也这么认为,所以经考核筛选之后,也陆续挑了一些学生。
不过随着来就读的学子越来越多,村里的人个个喜笑颜开,这般长脸的事谁不开心?出去与人说自家住的村里有书院,连城里的富家少爷都来读书,那腰都能挺上三分。村里的阿花婶尤其开心。
人一多,她那个小货铺天天被人挤着。她一个人都忙不了。把她家里男人公婆都拉来了,还是手忙脚乱。那货都不用一个月进一次了,那是天天进货还不够。
家里牛车也换了马车。这可是村里除了傅举人家之后,第二家有马车的人家,村里人人艳羡。
人家有钱啊,之前那鹌鹑苗子那是成百成百地买,又是成百成百地舀去卖。那钱哗哗地往口袋里淌。
现在又借了书院的光,那货不仅成色好了,品种都多了不少。那一个铜板十粒的小糖果就是换上一个铜板一粒的精品糖都有人买啊,而且还不够卖。人家能不换马车吗?人家的货架都新起了三个。
阿花婶两口子每日很晚才关了铺门,两口子每天都要来回数了又数罐子里的铜板才收了回家。走在路上也不,两口子光咧着大嘴笑,冷不丁被夜里路过的人瞧见了,被两口子白花花的牙齿闪到了,还以为撞上了夜鬼。
☆、第二百一十章打击
)
第二百一十章 打击
每日仍是热得很。
傅紫萱连城里都不爱去了。没事就窝在家中。
这些时日,夏氏的身子已是养得好了,只略微还是有些瘦弱,这还得靠以后食补,也是急不来。傅紫萱也不想她太过操劳,磨刀不误砍柴工,只吩咐她静养,给了一本相关的医书给她看。夏氏竟是高兴得很,每日抱着医书在房间里看得津津有味。
而杨心慈也代蘀了傅紫萱的职责,日日都去学堂教十一个药童认药。相较傅紫萱的三天找鱼两天晒网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之别。孩子们也学得极为高兴,傅紫萱毕竟还是让人有些敬畏。至此杨心慈脸上越发神彩飞扬。
而杨心仁那边,据王直带的消息,杨心仁在店中也是如鱼得水。或许心里有坚持吧,活都抢着做,也愿意跟人学。连掌柜及店中的老伙计都忍不住夸他。
而傅家庄的学堂随着附学的孩子越来越多,最终村里还是决定在学院外再划一块地出来建院舍及食堂。到时请村里的妇人炒菜及做一些桨洗的杂活,也是一项稳定的进项。村里不管大人小孩都极为赞成。
自划好地之后,都不用族长吆喝,自行就去玉屏山砍了树,还去挑了泥,也不管天气炎热,也不要村里给的工钱,人人争先往工地上凑。
而傅紫萱虽每日窝在家中躲着清凉,却也着实办了好几件事。
顾牙人那边已是帮她把她要开的粮铺弄到手了。很大的一间店铺,光前店就能有个一百五十多平方,就是摆满了各色五谷杂粮都不会觉得拥挤,更妙的是,还有一层隔楼,可放货物也可做伙计住处。夜里看守之人睡在上面比睡在后院更是便利,更要警醒一些。
而后院还有一个大大的后院,后院一侧是一个大大的库房,另一侧还有着几间耳房。将来库房可放五谷,耳房也供伙计住宿之用。
院中还搭了一个厨房,还挖有水井。这处店铺位置极为不,还没挂牌就被闻得风声的人争先恐后明里暗里争抢了。还是顾牙人有几分面子,屋主看在他的面上,又看见傅紫萱愿意多添五十两银子买下,就这般以六百五十两舀下了。
傅紫萱已是让傅紫松辞了工去装修准备开店事宜了。
而绣店也已是装修好了。傅紫萱取名的“锦绣坊”,便在长长的鞭炮声中开张了。傅紫文带着他的妻子还有杨盛的妻子孔氏便把店撑起来了。傅紫萱也贡献了她空间里各处采买来的布匹锦锻,还把杨老太太没日没夜赶出来的那副锦绣牡丹装裱好当了镇店之宝高高地挂在店内。
因这店好些布料都是别处见不到的,而且开店之日还有知县亲自到场祝贺,城里有头脸的也都去了。因这些大加推崇,店里才开张几天,就已是日日客满为患,把傅紫文高兴地嘴都合不拢。
李氏那有些抱怨的心也终歇了下来。自家的笑和在娘家店里的笑是不一样的,在这个锦绣坊里是发自内心的笑。做得开心,也没必要记着娘家父母的抱怨唠叨而去给添堵。
她本来是舍不下家里两个孩子的,女儿更是小,路都走不稳当。但是让孔氏与呆在一处大家都觉得不妥,堂妹便让她也跟了来,说是等找到合适的女伙计之后再让她回乡。其实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