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墨阳心里叹口气的同时,又莫名的感到伤怀,伸出手,如小时候般顺了顺她的头发,“辞姐儿长大了!”
元叱朝的士兵相小小的太子妃之位想必要重得多,他和父亲也是担心为此委屈了辞姐儿罢了。
得了俞璟辞的话。
第二日,关于从民间征集棉衣棉被的折子就递到了皇上跟前,韩大人的折子一呈上去,朝堂上蓦然安静了。
皇上足足看了一个时辰才把折子看完,看着朝下难得沉默的大臣。
“众爱卿以为如何?”
久久的沉默,随后,一个翰林院的小编修站了出来,“皇上,臣以为此举可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能雪中送炭,高兴还来不及呢!”
皇上没回答,视线又在朝堂扫了一圈,“四位阁老怎么说?”
赵阁老自然满心愿意,而且,无非是捐些钱财,参与的人多了,赵府也不用拿许多。
目光又落在周阁老身上。
“老臣以为此举甚佳!”
如此,捐赠钱财,棉衣物算是定了下来。
韩家拿出早年的棉衣棉被,不少,皇上下了令,各家捐了多少都记在册上,也算元叱朝记着他们做的好事。
俞公府出的财物最多,不仅各大布庄送了衣服,光是棉被就凑过了两千床被子,册子送到皇上跟前时,皇上扫了一眼,对身边公公说,“你说折子事俞公府的意思还是韩栋的意思?”
依着俞公府的架势,分明是要把产下的布庄生意给断了。
公公哪敢真回答,含糊不清说道,“不管是谁,只要能解了皇上心中忧思就成,而且,我看啊,这些大人们都心底有数着呢,不过是想为皇上解忧罢了!”
中庆帝脸上好了许多,又翻了翻赵家出的财物,虽比俞公府少了些,不过,在大臣里边算多的了,舒家也是如此。
本以为所有方向都朝着好的去,谁知,京里的衣物还没送到北疆。
北疆战事就起了。
大同巡抚好似知晓京城送了衣物来,这几日晚上,不停有士兵袭击军营。
好不容易到了白日,温大将军还没来得及让人清点人数,又有人传报说北疆城门大开,有一万士兵涌来。
大将军当即调动人马,出去迎战。
第一次被城里的人杀到军营来,温大将军面子上挂不住,叫了两位副将,亲自上前杀敌。
可是,北疆冰天雪地,马骥一出,蹄子就陷入了雪里,速度极慢,而且,那一万士兵似乎都没骑马,而是,站在木板上,由几匹狗拖着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