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兄之想法,是我独立师部队在前,唐某断然不会让娘子关有失,其后,对于我严令调晋军精锐部队赶赴娘子关驻防,你百般推托,满口困难,大同前线之兵不可动,那黄河东岸,柳林、永合关一带的十几万晋军,滞留远敌之处,是何意图?”
“经多方催促,至十五日,方有两师部队赶到娘子关前线,致使我独立师唯一机动力量,于娘子关脱身不得,时至今日,手握远超当面日军之实力,且态势有利,日军前翻与赵承绶部交战,顿挫锐气,此次进攻,实为策应进剿我太行山根据地之日军行动,百川兄不但不思作为,竟然要无兵可调之唐某,增援大同前线,此要求,实令唐某汗颜,不知百川兄作何想法?唐某颇为困惑?””现今,又借故推脱战区之战略部署,百川兄之所作所为,令唐某难以忍受,已将自北方开战以来,兄之作为,尽数报与国府军事委员会,待击退日军进攻后,唐某定亲赴太原,与兄当面理论。”
唐秋离对于这位竭力保存实力,拿别人的家伙打狗的老算盘,早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尊重,也根本不客气,他的心里,充满着遗憾,以目前的态势,大同方向和德州方向,均有歼灭或者击溃当面之日军的可能和机会。
果真如此,几个战役下来,华北的日军,总体数量将损失三分之一以上,自己以后的压力,会减轻很多,可惜的是,阎锡山一直关起门来打自己的小算盘,全然不顾大局,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成为自己的助力和友军,山西,早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阎锡山,你要为此付出代价。
唐秋离暗自发狠,恐怕阎锡山以后的日子,要难过得多,只不过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惹怒的是个什么样的人,将要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唐秋离此次口述电文,没有上次的情绪激动,愤怒不已的样子,语气平缓,可是,在记录的参谋听来,言辞如刀、字字似箭,更见诛心,了解丈夫的梅婷,却知道,唐秋离貌似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已经燃起冲天的怒火,眼中寒光时现、杀气隐藏,她苦笑着摇摇头,替阎锡山难过,那位山西土皇帝,恐怕以后不会有好日子过了。
坐镇太原的阎锡山,接到唐秋离的电报后,眼珠乱转,带有明显不豫之色,他手下的大将和谋士们,看着阎长官阴晴不定的脸色,都猜不出是一封什么样的电报,让老汉如此模样?
阎锡山沉吟良久,示意副官,把电报交给大家传阅,这些在山西既得利益者,看到电报,当时就炸锅了,群情激愤,倘若唐秋离在眼前,他们的吐沫星子,定会溅他一脸,阎长官怎么说也是一方大员,主持山西军政,岂容唐秋离如此诘问和威胁、侮辱。
有的人出主意,立即往南京军事委员会发一封申述电文,争取主动,不能让国府那些大员们,偏信唐秋离的一面之词,有的出主意,干脆,与日军和谈,达成双方满意的条件,和娘子关前的日军,前后夹击,干掉独立师自勺六万多兵力,先断了唐秋离的一支胳膊再说,让他知道,山西不是好惹的。
要是没有唐秋离的独立师在华北,不断的挑起战端,让日本人接连不断的吃大亏,日本人也许不会下这么大的血本儿,做出这次大举进攻山西的军事行动,事情明摆着,日本人在华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唐秋离没来的时候,还不是和咱们相安无事。
对于前一种建议,阎锡山连眼皮都没抬,纯属书生之见,老蒋惦记山西多年,那回得手了?就凭唐秋离的一封电报,还要了我老汉脑袋不威?打嘴巴官司有屁用。
后一种建议,阎锡山听得心里一跳,抬起眼皮,瞧瞧那几个人,都是骨子里,对日本人亲近的家伙,和日本人谈判,那是早晚的事儿,现在不是时候,日本人大军压境,等于是拿枪指着脑袋谈判,一点儿便宜都占不到。
干掉唐秋离的六万人马,开玩笑,你当是吃馍馍那么简单啊?没有二三十万兵力,根本办不到,再说了,唐秋离的后面,站着老蒋,还有其他的几十万嫡系部队,这是让我老汉与国府和唐秋离公开决裂啊?
出这种主意的几个人,得小心提防着点儿,别那天日本人给他们些好处,把自己卖了,这些想法,阎锡山一点儿都不会挂在脸上,他大度的说道:“华北战事正紧,娃娃年轻,火气大些,说些过头话,也是情理之中,老汉我不会在意,各位也不要说些不利于精诚团结的话,都记住了?”
众人愕然,从来就很记仇的阎长官,怎么忽然有了宰相度量,真是琢磨不透,随后,他下令,往娘子关战场,再派去一个师,大同前线,日本人不动,你们那个也不要动,就算日本人动了,也要看准了再动,万不可主动出击。
说到这里,一脸憨厚的阎锡山,忽然杀机毕露,这些人,都是多年修炼成了精的人,隐约猜到了老汉的想法,却没有一个人说破,谁找那个麻烦?
第五百零一章 太行山上
接到冯继武的电报,晋军一个师的援兵,于今日下午,赶到娘子关前线,加入守军的行列,对于阎锡山的小把戏,唐秋离连一个冷笑都不会给,他去电报,直裁了当的问冯继武“以晋军目前之兵力,能否确保娘子关不丢失?”
冯继武的回电很干脆,“不能,以晋军现在所有兵力,不过六万余人,且晋军的战斗力,战法,武器装备等,均远远逊色于我军,绝非当面数倍于他们的日军之对手。”
很明显,冯继武还是撤不下来,为阎锡山做嫁衣裳的活儿,是干定了,事已至此,只好让冯继武钉在娘子关前线,不过,也不能便宜这个铁算盘,他以北方军分会和黄河流域战区最高军事长官的名义,发布一道命令。
以独立师娘子关防御部队,晋军娘子关守备部队,组建黄河流域战区娘子关守备兵团,以独立师副师长冯继武中将为司令官,独立第三旅旅长韩铁为参谋长,统一指挥备部人马,必须拒敌于娘子关前,确保山西东大门无失。
大敌当前,非严肃军令,无以必胜之条件,特授权娘子关守备兵团司令官冯继武,可以自行决断战役进程,对临阵退缩、畏敌不前、临阵逃脱、拒不执行司令官命令者,无论所属部队,无论职务高低,军衔大小,就地处置,不必上报战区指挥部。
这一招很厉害,以晋军的作战风格,冯继武要是存心让他们日子不好过,有得他们好瞧的,你阎锡山不是紧把着部队不撒手吗,那好,我来个混编,部队属于战区指挥部的,据说,阎长官看完这道命令后,顿足捶胸,满脸的痛苦,他前后五个师,六万余人,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只要是北方战区范围内,调到那里都是正常的,离了山西地面儿,还算是自己的兵吗?
唐秋离啊唐秋离,你这娃娃真的是好心计,偏偏自己又不好跳出来反对,没有占得住脚的理由,自认倒霉,他又不心甘,于是,阎长官心疼带窝火,接连几天闭门谢客,时不时的大发脾气,连他最宠爱的五妹子,都挨了一顿臭骂。
他还不知道,唐秋离给冯继武一个秘密任务,确保娘子关安全的前提下,寻找机会,除掉忠于阎锡山的高级军官,把晋军五个师的部队,掌握在自己手里,抓紧改造,然后,混编进独立师各部队。
阎锡山拿我唐秋离的部队当肉盾,我就从背后挖你的心,慢慢来,你阎锡山的家底儿,早晚是我的,不明着来,从日本人的手里往回抢,唐秋离已经有了定计,山西和山东,必须是独立师控制自勺地区。
唐秋离根本不担心阎锡山会公然倒向日本人,以三七年的华北态势,日军的胃口,显然不仅仅是山西一省之地,而且,此时的日军高层,战意正浓,自信心爆棚的时候,均以攻势为主,还不屑于使用怀柔政策,分化瓦解各地方势力派,以进攻中央军为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