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重生之征战岁月燃文 > 第209部分(第2页)

第209部分(第2页)

西北五马,同宗同教,牵着骨头连着筋,虽说是平时也有矛盾,而且做梦都想着吞并自家兄弟的人枪和地盘,可是,一旦遇到外部势力的进攻,涉及到根本利益,这五马就会连起手来,共同对付外敌。

去年的红军西征,就遭到西北五马的联合围剿,最后的结果是全军覆没,红军几员著名的战将,就是丧生在这次西征的战斗中,血淋淋的教训,唐秋离不得不防,他宁可用大兵力,来完成这次作战,也绝不会轻敌。

西北五马,在大西北经营多年,而且是以宗教为精神纽带,士兵的战斗力及其狂热,对付日本人也许不行,对付到自家地盘的中国人,个个都成了凶神。

自己这边开打,最先行动的,就是甘马、青马,他们会倾其全力支援宁夏的马鸿逵,三个马的兵力加起来,共有十五万之众,虽说士兵的单兵素质和装备水平,远远逊色于独立师,可是,好虎架不住群狼。

只有在战端刚一开启之时,迅速打垮宁夏的马鸿逵,在转过手来对付其他的两马,个个击破,借此战,把西北五马彻底打痛、打残、打服气,打出陕北油田十年的安宁和平静。

否则,油田一旦生产,无疑会成为宁夏和甘肃一带,马家军眼中的肥肉,三天两头的前来打劫、骚扰,自己别的就不干了,整天和这些来去如飞、亦兵亦匪的家伙们分心。

更主要的是,未来的油田,不可避免的往宁夏境内开采,到时候,宁夏马鸿逵来个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把采油和炼油设备都变卖了,也堵不住他们的胃口。

所以,这一仗,必须打出声势,而且出手就要凶狠,置之于死地,用实力说话,更为微妙的是,从侧面也给**红军一个压力,以免在将来的太行山根据地,和自己争地盘,也由这次部队长途开进,寻找一条最近的运输路线。

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此战必打,是早晚的事情,特战分队遭到马朝宗的袭击,只是一个导火索,把战端提前了。

八年抗战,大西北没有遭到过日军的一次进攻,成为遍地烽火的中国大地上,难得的一块儿虽然荒凉、贫瘠,却能保持安宁的净土,未来独立师很多机构和学校,都会设在这里,也就相当于从**红军和宁夏马鸿逵的手里,割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从别人嘴里抢肉的事儿,手里的家伙不硬实能行吗?此次大动干戈,唐秋离综合了各方面因素,决意大打出手。

第二天,接到徐海东军长的电报,声称,已经接收到了唐军长捐献的武器装备、物资和现大洋,这些东西,解决了红军部队的实际困难,极大的改善了陕甘**根据地的困难局面。

武器装备,能够装备红军一个主力师,在未来的抗日战场上,红军会用这些武装,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

**中央为此,高度评价唐军长,唐军长深明大义,值此国难当头之际,唐军长能够顾全民族大义,捐弃前嫌,共同抵御外敌,是**和红军的真正朋友。

随着之而来的,还有两份电报,一份是**中央高度赞扬唐秋离的贺电,简直把唐秋离说成了,是白皮红心儿的典型人物,战斗在国民党心脏里的准**党员。

唐秋离看得心里发毛,这要是让南京的蒋委员长看到,不把自己的脑袋割下来,挂在城门示众,再加上鞭尸三百,那就不是蒋委员长的风格。

另一份电报更是让他啼笑皆非,浑身直冒寒气,**中央政治局正式与他协商,鉴于华北独立师里,**组织存在的特殊性,对于**在国民党军队开展兵运活动,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想要派特派员前往独立师常驻,考察**组织情况,希望唐军长给予方便为盼。

唐秋离一听特派员三个字,就浑身打冷战,心里极端的不舒服,在东北基地的时候,满洲省委那个姓张的特派员,不就是好心引来的野心狼,差点儿把自己吃了。

他马上给徐海东将军回电报,并请转**中央,自己只是出于对**红军的同情,现在,日寇侵略我中华之野心,昭然若揭,能贡献出一份力量,为将来的抗战大局出力,本分而已,过誉之词,愧不敢当,也希望此事就此打住,不要扩散,以免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唐秋离的意思很明显,要是你们想害我,就把这件事捅出去,得了好处,躲在一边儿偷偷笑,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至于派特派员一事,唐秋离想都没有想,一口回绝,自己只是看谁打日寇坚决,有领兵打仗的本事,并不考虑他的政治倾向,没有甚么经验可谈,何况,我们毕竟分属不同的阵营,多有不便,独立师的现状稳定,不希望打扰。

这话有点儿强词夺理,不过态度很明确,趁早打住,你们的心思我还不明白,眼红这么一大股兵强马壮的部队,动心了,别打我部队的注意,小心和你们翻脸,所有的活口都堵死了。

你看自己和**怎么打交道都可以,因为自己知道历史的走向,能完全把握,手下那几个领兵的**党员旅长,一脑门子**,崇高的**理想,一个运动下来,咋死的都不知道,做鬼都糊涂,手下的几万兵马谁来带?

电报发出去后,再也没有回音,估计是**最高领导层,正在讨论自己,不去管他。

傍晚的时候,停留在西安的部队,刘春的骑兵旅赶到,成为了所有参战部队,第一个到达战区的部队。

****

第三百二十五章 出手凶狠

第三百二十五章出手凶狠

独立师骑兵第一旅,赶到定边县城的时候,引起了全县百姓的极大恐慌,居民们对骑兵一旅战士身上的军装并不陌生,那可是白匪军里最厉害的中央军。

小小的定边县城,立即人心惶惶,鸡飞狗跳,街上本来就不多的行人,刹那间跑个精光,家家关门闭户,上至五十岁、下到十五岁的老中青女人们,不约而同的在脸上摸满了锅灶灰,越丑越好。

更有漂亮女儿的人家,把姑娘藏到地窖里,然后,耳朵贴在门缝上,听着外面传来密如击鼓的马蹄声,心脏不受控制的狂跳,祈求老天保佑,别让这些中央军闯进院子。

居民的心里几乎都有个疑问,难道红军被中央军打败逃跑了?定边被中央军占了了?怎么没有听到枪声?

小城弥漫着一股恐慌、绝望、大祸临头的气氛。

刘春带着部队刚一进城,就发觉不太对劲儿,没到睡觉的时候,怎么县城里这么安静,看不到灯光?

徐海东将军留下的那个侦察连的战士,负责担任引导任务,在小县城的十字街头等待,忽然发现有大批白军骑兵闯了进来,大惊失色,本能的举枪就要射击,带队的连长慌忙制止,这些红军战士才醒过味儿来,自己现在干的是配合的活计,心里怪别扭的,和这些白匪军搅到一起。

刘春下马,红军战士神情冷淡,戒备的看着他,那种刻骨的仇恨,不是一道简单的命令就能消除的了的,但是刘春却丝毫没有觉察,他看到红五星,久违的亲人一样亲热又激动,他自己就是来自这支队伍,头上,也曾经戴过红五星。

刘春用力的握着红军连长的手,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红军连长十分诧异的看着这个国民党少将,帽徽上的青天白日,格外刺眼,对他的亲热有些无所适从。

跟着红军向导,刘春见到了唐秋离,他感觉到师长的身上,有了以前没有的凌厉和杀气。

唐秋离见到刘春的第一句话就是:“警卫大队为什么没有一起到?”声音之中包含着责备和些许不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