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秋离看见四支队炮兵大队大队长,情绪不高,包括炮兵大队的全体战士,明显的心情没有步兵大队的战士们好,平时扛惯了炮身、炮筒、炮架,这冷不丁的身上没有了分量,咋觉得咋别扭,就好像打了败仗似的,根本提不起精神。
唐秋离见炮兵大队全体战士,情绪不佳,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是为了能快速突围,把一些笨重的装备炸毁的原因。
这种情绪要不得,他站在一处高岗上,对着正无精打采的战士们高声喊道:“炮兵大队的战士们,今天,你们为了能顺利突围,把你们的武器丢掉了,不要紧,还可以从小鬼子的手里抢,何况,基地还有很多各种口径的活泼,等回到基地,就怕你们挑花眼,我现在就决定,以后,研制出的新火炮,先归四支队的炮兵大队使用,你们说好不好”
这些话,就像火星落在干柴上,原来还有些垂头丧气的炮兵战士们,情绪“轰”的一下被点燃了,补充装备那是早晚的事儿,最提神儿的是新装备,要首先给咱们使用,这是天大的好事啊这在全部队也是头一份
那个不知道装备研究所那些疯子们,经常会鼓捣出新玩意,个顶个的贼好使,就拿高爆炮弹来说吧,那家伙,一炸一大片,分量和个头都没增加,一门迫击炮,都赶上小鬼子的山炮好使了,战士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开始兴高采烈的谈论起昨晚和鬼子的炮战。
大队长和几个中队长,更是鬼奸鬼灵,怕唐秋离反悔或是以后忘了,好事别让其他的炮兵部队抢去,忙找出纸笔,非要指挥长立字为证,说是这样心里踏实。
傍晚,部队在一处山间谷地宿营,架起电台和各部队取得联系,首先接到的是基地发来的电报,“得知指挥长顺利突围,基地全体留守部队,是否安慰,望指挥长早日安全抵达基地。
袁景豪已经顺利在返回基地的路上,沿途没有发现鬼子重兵,南下的部队,现在已经到达张家口以北的坝上草原,多少遇到点麻烦,当地国民党的一支地方骑兵保安部队,大约有一个团的兵力,在一个叫狼窝沟的地方,拦住部队继续前进的道路,理由是,没有接到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的亲笔命令。
这些都是小事儿,刘铁汉可以处理,不行就全部缴械,国民党这些地方保安部队,就是披身官衣的土匪,灭了他们,还能为地方除去一大祸害。
最让唐秋离担心的是,先期返回基地的伤员和护送部队,和自己还有四支队,忽然失去联系,现在去向不明。
(未完待续)
000:月末,又见月末,小锦泣泪求票,各位书友大人,把您手中的各种票,狠狠砸下来吧
第二百零七章 此去成永别(三)
第二百零七章此去成永别(三)
夜,已经很深了,唐秋离毫无倦意,他除了命令电台不停的呼叫和联系外,还命令袁景豪派出部队,沿着伤员撤退的路线寻找,自己也派出一个中队的战士去寻找,有消息,立即给自己回电报。
他绝不相信,连伤员带护送部队,七八百人就这样没了,一定会有蛛丝马迹,洞里的篝火熊熊燃烧,他却感到心头发冷,各种猜测,在脑海里不停的盘旋,不敢往下想,他宁愿相信是电台出故障,而不是其他原因。
山虎在一旁,忧愁的陪伴他,这个猛汉,很少有这种情绪,白石山周围,有大量的日军云集,而且,外围的鬼子部队,正在往这一地区集结,小玲他们很有可能和鬼子遭遇,以护送部队的兵力,再加上几百名伤员,限制了部队的机动能力,想摆脱鬼子,不是轻松的事情。
可是,这种猜测,在山虎的脑海里盘旋很久,看到小秋那焦急和担忧的样子,还能再给他增加心理负担吗?小玲也是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小玲和伤员的安危,同样牵挂着这个铁汉的心,更让他难过的是,小秋现在魂不守舍的样子。
唐秋离走出洞外,山虎紧紧跟随,熟睡中的战士,发出香甜的鼾声,哨兵发现过来两个人影,立即警觉的子弹上膛,询问口令,见到是指挥长和黄大队长,忙敬礼,唐秋离无言的摆摆手,哨兵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夜风吹动唐秋离的黑发,他站在山岗上,无言的眺望远处的群山和森林,秋风掠过树梢,轻微低吟,如情人的细语,松涛阵阵,夜色中的群山,仿佛低眉俯首的野兽,静寂中,又充满着生命的律动。
夜空如幕布,点点繁星点缀,深邃而悠远,如果是一颗星星代表一个人,那么,在浩如烟海的繁星中,那颗又是你或我,一颗流星划过无垠的天际,留下刹那间耀眼的灿烂,一如积攒了亿万年的生命,只是为了在瞬间那壮烈而凄美的燃烧
目送那颗流星远去,最终消失在天尽头,唐秋离的心,没来由的一痛,他一把抓住山虎的手:“虎子,小玲她们没事吧?”山虎的心,一瞬间剧痛起来,他从唐秋离的手上,感觉出他内心的无助和战栗。
不平静的一夜,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终于过去,初生的朝阳,驱散了林间的雾气,也温暖了每个战士的身体,经过一夜的良好休息,战士们都恢复了体力,青春勃发的生命,在古老的林间弥漫,战士们谈笑中,开始准备早饭。
那边,大队长带过来一个人,这是随着袁景豪突围的四支队三大队的一名分队长,昨晚,就是他所在的中队,负责搜索伤员们的下落,袁景豪怕在电台里说不明白,派他连夜赶到这里,当面汇报情况,这个分队长疲惫不堪,身上的衣服,被浓重的露水打湿,手脚和脸上,被荆棘划破道道血口,于是他连夜赶路,在最短时间内,把消息带过来。
这是一个惊人的消息,在白石山东南方向,黄泥河附近,有战斗过的痕迹,根据现场遗留的物品和战斗的强度判断,这是我们的部队,应该是一场大队级别的遭遇战,部队还在附近搜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我们的战士。
黄泥河,距离白石山大约六十多公里,是一条不太宽的林间小河,蜿蜒穿过崇山峻岭,在山间留下一处处深潭,夏季汛期的时候,河水猛涨,淹没林间大片空地,形成了沼泽地带,小玲和伤员的撤退路线,正好是在黄泥河方向,当初选择这里作为撤退方向,是考虑到此处地势险要,重装备绝难通过,不会和日军大部队遭遇。
唐秋离的心,猛地紧缩起来,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鬼子一个大队,将近两千人,敌众我寡,小玲和伤员危险了。
把他部队交给赵玉和带领,按照原定计划归建,他和山虎,带着十名卫士,快马加鞭,急如星火的赶往黄泥河。
在黄泥河附近一个隐蔽的山洼里,他见到了四支队负责寻找伤员的那个中队中队长,和负责护送伤员的那个中队中队长,两个中队长在那焦急的等待这指挥长的到来。
唐秋离没来得及喘口气,马上询问伤员的情况,让他很欣慰的是,伤员都在这里,没有一个被丢下的,可是,他看遍所有人,没有发现小玲。
看到指挥长在焦急的寻找,知道指挥长在寻找什么,那个护送伤员的中队长,低着头,到了唐秋离身边,把事情发生的经过,对他述说了一边。
前天晚上,他带队护送着伤员,按照撤退计划,到达黄泥河边,准备从这里渡河,翻过几座山,取另一条道路回基地,部队正在渡河,伤员们已经全部到了河对岸,就在这时,不知道从哪里窜出一股鬼子,规模有一个大队,将近两千人。
鬼子发现了正在渡河的部队,立即展开攻击,双方发生激战,夜空中,枪声响彻森林,鬼子仗着优势兵力,把部队压缩在河边,另有一股鬼子,企图渡河,攻击停留在对岸的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