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重生之征战岁月燃文 > 第130部分(第2页)

第130部分(第2页)

带着愉快的心情,唐秋离告别了巴特尔和白落羽,这俩人,送他直到学院大门口,挥泪作别。

回到住处后,朱紫轩老人他们正在等他,看到他开心的模样,大家都知道事情很圆满,也跟着高兴起来。之外,

第二天,船长阁下满面春风的前来拜访,并再三说明,在这次事件中,他是完全站在中国人这边,还发动所有亲属和朋友、同事,除了祝贺唐秋离在这次事件中的胜利之外,还有一个好消息。

唐秋离对面日本人的索赔,法院已经判决,唐秋离胜诉,并且是终审判决,日本人不得上诉,赔偿款一百万美元,已经到手,今天来,就是给秋先生送这比钱的。

说起来,这次事件,也是促使法院尽快审理、判决的主要因素,他们可不敢再有所偏袒,尽管日本人私下里找到他们,并许诺给很大的好处,这些德国人也不是傻子,这个时候,玩儿这些猫腻儿,那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别说你日本人给好处,就是你把老婆或是妹子送给咱,哪也不敢徇私枉法,保住吃饭家伙要紧,没看这是什么节骨眼,要是中国人因为判决偏袒日本人,再来一次抗议浪潮,这个案子更怕晒在阳光下,元首还不得把我们拖去喂狼狗。

按照事先的约定,付给船长酬劳后,唐秋离又额外给了船长五千美元,说是对他全心全意帮助自己和中国人的一点谢意,船长这个老狐狸,笑得脸上都开了花,和秋先生合作,就是愉快,激动的和唐秋离又是握手,又是拥抱。

看着船长的背影消失,唐秋离也像老狐狸似的笑了,这些钱花得很有价值,有了船长这个可靠的运输路线,自己在德国采购的商品,可以万无一失的运到中国,而且,自己以后再想采购什么尖端设备,完全可以委托船长来办理,这家伙是个地头蛇,路子野着呢

交代朱紫轩老人,按照原来计划,继续分批往国内运送采购的设备,还有就是定期收日本人的高利贷,老人听得哈哈大笑。

在德国,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之后,唐秋离一行人,告别朱紫轩老人,在老人依依不舍的目光相送下,于一个早晨,悄悄的离开德国,不由得他不小心,也不清楚,究竟有没有日本特务盯上自己,经由丹麦、瑞典,进入芬兰境内。

唐秋离到芬兰的目的,就是要寻找一款,在这个时代里,最先进的冲锋枪,索米m1931。

这款冲锋枪,代表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可是,却名不见经传,它在世界上的名气,不如英国的斯登冲锋枪,美国的汤姆逊和m3冲锋枪,苏联的ppsh4143两种型号波*沙冲锋枪,德国mp3840型冲锋枪,意大利的贝莱塔m1938冲锋枪,甚至不如从德国人那弄来的图纸,然后仿制,在二战中最孬的日本的mp18百式冲锋枪。

一代明枪,竟如珍珠蒙尘,不为世人所知晓,其命运,真的是令人扼腕感叹,在前世,唐秋离就对这款冲锋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的研制成功,竟如影响了世界冲锋枪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对苏联冲锋枪的研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从外形,从性能上来看,苏联的ppsh4143两种型号波*沙冲锋枪,简直就是索米m1931冲锋枪的仿制品,而苏联的波*沙冲锋枪,在二战中大放异彩,电影镜头里,苏联大兵手持波*沙冲锋枪奋勇杀敌的场面,让多少人热血沸腾,向往血与火的战场。

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从三次战役后,志愿军装备了大量苏式装备,除了被志愿军战士们称为水连珠的苏式步枪外,装备最多的,就是波*沙冲锋枪,战士们使用此枪,把联合**打的屁滚尿流,打得不得不在没有取胜的情况下,签署了停战协定。

唐秋离真的很想了解,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催生出各种新式武器装备层出不穷,而这一代明枪,却没有大放光彩,是什么原因使它暗淡失色。

刚一踏上芬兰的土地,让他们为难的,不是从何处着手,去寻找心目中的索米m1931冲锋枪,而是芬兰的气候,地处北冰洋的芬兰,给刚到这里,还没来得及欣赏一下风景的唐秋离他们,来个下马威。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二章 寻找“索米M1931”(二)

第一百九十二章寻找“索米m1931”(二)

地处北欧的芬兰,北纬60度到70度之间,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地区都在北极圈以内,因其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而酷寒,夏季短促而温暖。

北部气候寒冷,多积雪。最北部冬季有40到50天看不见太阳,夏季5月底到7月中旬昼夜都有阳光,西南沿海地区和南部由于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温和。

其国旗上的白色,即象征着大部国土面积在冰雪的覆盖下,现在正是五月间,几个人刚从温暖的德国入境,一下火车,禁不住打个寒战,唐秋离他们还好说,小玲可就受不了了,几个人紧忙叫辆出租车,狼狈的逃向宾馆。

还算幸运,宾馆里面暖气烧得很热,小玲抱着暖气片,半天功夫,脸色才缓过来,依然是心有余悸,虽说是来自中国东北,可也没有在这么冷的天儿里,穿裙子的经历。

安顿下来之后,大家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采购衣服,越暖和的越好,看着大家鸡飞狗跳的忙着买衣服,唐秋离却在脑海里,不断的整理有关索米m1931式冲锋枪的全部资料。

索米m1931式冲锋枪,出自设计师艾莫?约翰尼斯?莱迪之手,莱迪曾在里赫缅克军需仓库任职,后任某团军械员,由于工作之便,他对德国mpl8i式冲锋枪非常熟悉。在深刻体会到该枪的作战威力和可靠性不足的缺点之后,他萌生了自己设计冲锋枪的念头。

当样枪设计出来后,莱迪将发射7。65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冲锋枪送交军方试验,然而试验之后,表现尚好的冲锋枪却被军方代表拒之门外,此枪为索米m1931式冲锋枪的前身。

军方的反应令26岁的设计师备受打击;遂退出军队公职转而尝试建立私人企业,但由于经营不善;莱迪与三个军旅伙伴合资组建的自动武器股份公司;仅几个月就宣告破产了;莱迪无奈之下只好重新回到军中供职。

三十年代初,莱迪在样枪的基础上推出了又一款冲锋枪;并于一九三一年在芬兰蒂卡科斯基兵工厂投入批量生产,同年被芬兰军队正式列装;定名为m1931式。

莱迪对自己的设计充满信心,甚至用自己祖国的名字——芬兰来命名自己的冲锋枪(“索米”是由芬兰语中“芬兰”一词演变而来的),并在投入批量生产之前的一九三零年,就开始向美国和芬兰分别提出专利申请,一九三二年终于获得批准。

这款新枪,只保留了样枪的可卸枪管和拉机柄,枪机基本上是全新的设计;长度则缩短了四厘米,取消了射速调节机构,最大标称射程五百米,套筒前方设计成向下的斜面可起到一定的防跳作用,令武器在射击时更加平稳。

木制枪托也有所改进;以便使抵肩更加舒适,供弹具为25发盒式直弹匣和40发弹鼓,其设计者为莱迪的朋友,自动武器公司股东之一的克斯金,弹药在弹鼓内部成螺旋排列,后来;克斯金设计的70发弹鼓也成为索米m1931式冲锋枪的主要供弹具。

三十年代期间,索米冲锋枪在芬兰国内装备数量的增长速度很慢,一九三二年,索米m193l式冲锋枪的装备量约为一千支,一九三四年为一千四百支,到一九三九年一月,苏芬战争爆发之时只有四千多支。

在一九三九年一月间,爆发的苏芬战争中,索米m193l式冲锋枪,大放异彩,在战争初期,芬兰军队装备的索米冲锋枪比例约为每44名士兵才装备一支,有限数量的索米冲锋枪在防御作战和丛林、山地游击战中给了苏军沉重打击。

几乎苏联出版的每一部关于这段历史的著作,都给予索米冲锋枪和使用该枪,屡屡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