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风骨是指什么 > 第72章 赏花宴会2(第2页)

第72章 赏花宴会2(第2页)

新帝的所有雷霆手段大家有目共睹,包括丞相兰一臣新颁布的那些改革和政令,新帝和大臣商议之后将这些政策都颁布下去,并且令行禁止。

何衍捧旨当日,即入贡院“锁院。

按制,主考官须与十八房考官同处一院,封门扃钥,内外音问断绝;日用柴米菜蔬,皆由礼部主事启封检点,再经搜身后递入。

院内置大缸,日夜蓄水,以防走火,亦防有人自墙外掷入信物。

兰一臣协同主考官,一同入院。风幽篁作为曾经的状元郎,也有幸作为考官之一,看着这里熟悉的一幕幕,颇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锁院第三日,第一批“说客”便至。来者竟是英国公府的二公子罗秉忠,他是当今皇后娘娘的弟弟,捧着一只描金匣,内盛和田羊脂玉镇纸一对、宋版《尚书》半部,外加英国公手书“请教”二字。

门军挡驾,罗二公子执意入院,被何衍当面拒回。

何衍只淡淡一句:“贤郎若欲登第,可自向号舍里挣;若再近贡院一步,本阁部便奏闻锦衣卫。”

罗秉忠没想到他们这么不给面子,身为陛下的小舅子,一点情面也无,他面红耳赤,抱匣而去。

第四日夜里,雨丝如线。忽有人扣后垣小窗,塞进一封蜡丸书,外加三百两银票。

何衍命开启水缸,将蜡丸并银票一并投入水中化尽,翌日清晨当众登记在册,直接呈送内府。

新帝览奏,只批四字:“已阅,可。”

第六日,礼部侍郎白铭远托词送卷条,亲至院门。礼部尚书在官场算是老人了,何衍给他面子。

二人隔门对话——白铭远低声问:“何阁老,今科天下才俊,半在寒门,半在世家。寒门可尽取乎?恐激清议。”

何衍拱手:“白大人所言,正某所忧。然上意在‘至公’,某若稍示轻重,则负陛下,亦负平生所学。寒素而才,取之何害?”

白铭远默然良久,长揖而去。

当日午后,他即上疏自劾“妄预文衡”,请调外差,以避嫌疑。

锁院第十日,又生风波。

十八房考校之中,最年轻的翰林编修赵汝澄,和风幽篁是同科进士,夜巡号舍时,于瓦沟拾得一卷细纸,上抄“四书”三道策题,与何衍所拟初稿竟不差数字。

赵编修面色惨白,急捧至公堂。

何衍阅毕,当即鸣鼓集众,面询诸房官。

众人皆言未曾泄题,亦未见此纸。

何衍命取火盆,当堂焚之,火光照出他眉间一道深痕。

“此纸来历,三日之内,必当水落石出;若无人自首,本院即自劾,以谢天下。”他虽然年轻,但处事磊落。

这么些天无一人不对他敬佩服从,兰一臣也欣赏他的处事风格,如今出了这种事情,他自己也认为难辞其咎,愿与何大人同罪。

锁院之内,气氛顿如拉满弓弦。

至第三日五鼓,老书办杜某跪于堂前,供认:因老母病笃,受人五百两之诱,于昨夜冒死攀墙,欲将拟题抄出,却被瓦沟所绊,纸卷滑落。

何衍听罢,长叹一声,命杖二十,械送刑部;同时亲草《自劾疏》,以“失察属下,几坏制科”为由,请罢主考之职,仍居内阁,以俟圣裁。

疏入大内,新帝却于早朝时当众宣旨:“何卿锁院以来,拒玉帛,焚私书,劾下吏,皆合朕意。所请罢考,不准;着仍知贡举,务绝私蹊,以副‘至公’之匾。”群臣闻之,咸呼万岁。

自此,贡院内外再无人敢递条陈、送赆礼。

十八房考官夜阅卷,皆秉双烛,互相监看;誊录、对读、弥封、搜检,一环扣一环,滴水不漏。

二月廿八,春闱开棘。九千举子鱼贯入闱,皆于“至公”大匾下行礼。

何衍立阶上,青袍角带,目光如炬。他朗声宣示:“诸生但凭胸中实学,毋作他想。有敢怀挟、传递、冒籍、干谒者——场中搜出,立枷三月,永褫功名;场外事发,与受同罪,断不姑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