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点上来说,约瑟夫毫无疑问是一个合格的“沙皇”,他丝毫不介意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从而巩固苏联自身的利益。
布莱尼总领事的任务之一就是在西域地区平衡苏联,当然,以东非在西域的存在,也不可能让当地政府和苏联切断联系。
如果是在阿富汗,波斯这些地方,东非还可以和苏联碰上一碰,但是在远东帝国西北部,东非自身存在感低,也没有长期稳定的利益代言人。
说到底还是交通方面限制了东非进入这一地区,曾经东非也想过建立和西域的陆地交通,但是苏联的那一关就过不去。
除了瓦罕走廊以外,西域对外贸易线路基本都控制在苏联人手里,而瓦罕走廊那个地方,苏联的影响力也不小,而且条件或许恶劣,即便投资也是注定赔本的买卖。
就算没有苏联,东非想利用瓦罕走廊的可能性也极低,因为这条走廊也被英国人重视。
布莱尼总领事说道:“东非和西域没有直接的陆地联络通道,因此我们两方的贸易现在基本只能依靠空中航运维持,而空运的规模又很有限。”
“所以想依靠空运,促进整个西域商业的繁荣,根本是不现实的。”
“所以你们的经济想要得到发展,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奋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东非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和人员上的支持。”
对于无法从布莱尼总领事这里获得东非军事上的支持,西域省府自然是比较遗憾的,但是经济上的合作,对于西域省府显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西域省府的王代表对布莱尼总领事问道:“布莱尼总领事,那你们认为双方应该如何在经济领域进行合作?”
作为一个半割据状态的地方政府,西域省显然没有不太擅长现代化经济的建设,过去西域的一些现代化元素,基本上是英国和苏联人带来的,但是两国带来的还有各种附加条件,并没有把西域以及背后的远东帝国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布莱尼总领事说道:“关于经济领域的合作,我们东非也有大致的思路,现在东非和西域省有两个通商口岸,也就是迪化和疏勒两个地区。”
“所以我们可以以这两个地区为核心,开办一些新的工业。”
“尤其是纺织业,食品加工和金属加工这些容易开办的工业门类,西域省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搭配上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有生产设备,能够大大改善你们的经济状况。”
“就以疏勒为例,疏勒本来就是西域省的纺织业中心之一,但是你们的纺织业还停留在传统手工生产,而不是工业化生产层面。”
“这导致疏勒的土布,地毯等商品没有竞争力。”
“如果你们能听取我们的意见,对这些领域进行一些现代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对于西域省经济绝对有着巨大的好处。”
“不说出口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基本上在中亚,苏联和远东市场竞争力还是不错的。”
没错,西域省的纺织产品还能出口到苏联这个即将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其中西域省的地毯就畅销苏联不少地区,但是西域省的地毯基本上依靠手工作坊的形式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布莱尼说道:“我们可以向你们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且提供低息贷款,不过我们提供的资金,必须通过我们人员的监管,确保每一笔都落实在实处上。”
“同时,在早期工厂的建设中,我们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绝对的话语权,等到你们人员学习和掌握相关流程后,才可以结束东非的托管。”
这里布莱尼总领事显然对西域省府提防了一手,毕竟用于经济发展的资金,如果不经过监督,就有可能被滥用,就比如被挪用用于扩大军事武装,或者干脆被贪污进个人的腰包里。
“同时,纺织业发展的原材料,也需要你们配合解决,尤其是棉花这种经济作物的推广和种植,羊毛的供应,还有煤炭和电力等能源。”
“棉花种植方面,西域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我们东非在沙漠地区的棉花种植也有着极为丰富和成熟的经验。”
“东非的杰济拉和北方部分省份等地区的沙漠地带,都是重要的棉花种植基地。”
“所以在棉花品种,种植设备,农药等各种棉花种植领域所需的的必要物资,我们都可以给你们提供便利。”
“你们需要做的则是修复当地的水利设施,开辟农田等工作。”
“在纺织业发展需要的能源领域,西域省本身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所以可以直接作为催动机器设备的动力来源。”
“不过,我们也可以帮助你们建设燃煤发电厂,通过电力为纺织业提供动力,而且电力设施建设,也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给城市供电,或者给其他工厂作坊提供动力。”
“所以从长期角度来说,我们更支持你们建设燃煤发电厂。”
“在东非蒸汽机基本在工业领域被大规模的淘汰掉,除了个别领域,绝大部分工厂都采用电力作为驱动,早在本世纪初东非的纺织业,就已经完成了电力化改造。”
布莱尼这里之所以提到两个方案,也是从西域省的实际情况出发,诚然建立发电厂肯定更好,但是要求西域省投资更大。
就比如煤炭开采,运输,还有发电厂的投资和建设,每一步对于工业和交通极度落后的西域省而言都不简单。
王代表就很为难的说道:“这件事我回去后会向省里报告,最后再拿定主意。”
布莱尼说道:“我反正是推荐你们选择第二个方案,付出的代价虽然更好,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对你们也更有利,所以不如一次性把事情做到位。”
“而且选择了第二个方案,后面金属加工和食品加工等工业,也可以顺利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