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全文 > 第26部分(第1页)

第26部分(第1页)

?br>

史福应声表示记下了,然后接着又道:“此次上山,还有一事托与大师。”

史珍上山十年,每年都与史府有书信往来,述说平安,但史府遣人上山这还是头一回,何况来人还是史府的大管家,自非是寻常探视之类的小事。铁月并不吱声,只是点了下头,静待他的下文。

史福清了清喉咙,缓缓陈述道:“自从上次一别后,我主人与韩大人先后蒙先帝恩召回朝,已经重新站稳了脚跟,不必再为安全之事日夜担忧。昔日小姐入人避祸,蒙大师收留教导,弹指间便是十年寒暑。如今小姐转眼间长大成年人,已届婚嫁之龄,不久前韩大人来我府上为其四公子提亲,我家老爷夫人想接小姐回去完婚。”

铁月真人捧起床上小案上的茶杯啜了一口,道:“珍儿在我门中只是以俗家弟子身份修行,并未挽入道,倒也不妨碍她的嫁娶。”说罢,手中拂尘一提,已经下到地来,行了两步,脸上绽出一丝笑意,“珍儿初来之时,还每每在我臂弯中哭泣喊娘,如果却已经要谈婚论嫁了,光阴之逝,何其匆匆啊!”

史福陪着笑道:“那是,多蒙道长代我家主人抚育小姐长大成年人,此恩此德,没齿不敢忘。”

铁月真人摇了摇头,“史公对贫道有救命之恩,理当还报。再说我山中多是男子,清寒少客,难免有寂寥之气。珍儿上山后,给观中增添了许多活力,也给贫道这十年来带来许多欢乐。贫道领她上山,何尝不是为我山门中之领回一宝呵。”

说到这里,他扭头看向韩:“珍儿拟许配的,便是贵府吗?”

“不错,史家小姐是许嫁于在下四哥的。”从刚才一直插不上嘴的韩书骏此刻站了起来,走到铁月真人的面前:“晚辈韩书骏拜见莫干侠派掌教铁月真人。想当年,家父与一众同僚受奸党构害而流落边荒、屡加迫害,多亏大师火场急驰拔剑相救,这份相助之情和大师剑法之精妙家父一直不敢或忘,常常对我们兄弟提及,并谆谆告诲日后若再遇大师之时儿郎们必当致谢!”说罢撩起袍子的前襟就拟下跪磕头,铁月洒然轻笑中早已提前踏上一步,大袖轻拂虚掌一提,一股无形的劲力绵绵而出,手并未接触韩书骏的身子却已经遥遥止住了他的下拜之势,笑着说道:“当年贫道不过适逢其会罢了,早已忘怀,韩大人也无需挂怀,韩公子免礼吧。”韩书骏连运了两回劲却是下拜不得丝毫,不禁为之咋舌,就连史福旁观了也是暗暗吃惊,知道莫干剑派有三大绝学享誉武林,步法、剑法、内功心法并驾齐驱。此刻铁月真人用的正是莫干剑派的独门内功“逍遥一气功”,只是身形方动劲已致,绵而不烈,凝而不散,无疑已近化境,心道这老道的武功这十年间是越的精进了。

韩书骏满脸通红,最终还是直起身来,抱了抱拳道:“与道长而言是小事,与我家而言却是大事,一家老小大多得以存活,全赖史大人忠义驰援、道长剑术通神,这份活命之恩,韩府上下一直不敢或忘。”

………【第二十六节 洗剑池(上)】………

看着他诚恳的样子,铁月真人点了点头,难得这种世家子弟却并无多少骄横之色,心头间便对这孩子的谦恭有礼十分满意,但却面上仍是作色一沉,道:“韩公若是真的不忘,那么就报还在珍儿身上吧。珍儿亦是我众多弟子中最疼爱之人,将来若是嫁到贵府上可不许让她受到一丁点儿的委屈,”

韩书骏已经让铁月深厚的功力惊的心神俱移,此刻又闻听得他的严辞厉劝,唬了一跳,忙称不敢。

“知道不敢便好,否则我莫干剑派也必不相饶。”铁月轻哼了一声,看韩书俊的神色间有点惊惧,心里也道别把这孩子吓得重了。

他缓了缓神色,让这个少年公子看到他脸上挤出的一缕笑容,才又继续道:“珍儿在我山上,聪慧好学,技艺早已越同门多矣。山门虽是孤寒,但琴棋书画却也是日日教导,才情足堪夸耀于人情,必不辱于你韩家门庭。只是......”

说到这里,铁月难得的皱了皱眉,脸上现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来:“只是这针织女红,却是观中无人能教得。”

“道长放心,我韩府中绣工多有,仆役上百,又何需史小姐亲持针线。”必竟是钟鸣鼎食之家,韩:“更不用说我四哥自负才情风雅,只要史小姐平日里和他能琴棋协意、诗词唱和,我四哥也必是对令徒满意的不得了。再说家中女眷除了请安公婆、相夫教子外,大多数时侯只需和各名门贵妇们交游赏玩,莫说女红,就是武术也根本不需要......”说到这里,忽然觉到铁月面色不变,眼中神色却是一森,方才自知失言,急忙讷讷的停住了口,不知接下来怎么转圜才好。

史福见状,暗道一声:“小子张狂!”但两家联婚结亲,已成连理之谊,还是需要急忙上前解围,笑呵呵的打着揖道:“唉呀,大师,说起来老仆我与小姐分别已有十载了,尚未有机会再见得一面,来的路上还在心中一直叨念,也不知她现在长成什么模样了?”

铁月本也不愿失了身份去为一句失言而责怪小辈,此刻笑呵呵的说道:“既然不远千里的来了,相见又有何难?”拂尘一指,“珍儿现在就在后山的剑池飞瀑处练剑,我且领你们去见见吧。”

说罢当先跨出屋去,众人也都赶紧起身好随之出门。

将出屋门之际,史福却又停住脚步,探手从包袱中取出一个银封回身递给了铁云:“此次上山,我家主人让老奴带了一些小钱,以助大师观中香火。”铁云道长接了过来,触手沉甸甸的便知非是小数,打眼一瞟,银锭子是整齐的码在一起,帖着封条,封纸上用楷书写着“五百两”的字样,连忙笑着给收入袖中,向铁月告知了一声后,转身捧着银子亲自往后院库房中走去了。

出家人虽说清静寡欲,但也要吃饭活命,要养活偌大一个庙观的人,就更不容易。因此上,接受民间信徒善者的银钱供奉也是一件正常的渠道。

史灵松为官虽是清正,但却是出身乡绅之家,田产也算丰厚,自打铁月携史珍上山修练后,便经常派人给莫干山上送钱,这十年来已经累计有数千两之多。对于史府送来的银钱,铁月既不开口索要,也不拒绝来人送钱,只是他向来主张清修,门中众弟子生活也从不尚奢华,史家多年送来的钱,除了少数用作史珍的生活费用外,又给史珍在附近购置了一点水田作为她将来的嫁妆,其余全部都让他以史灵松夫妇的名义接济了莫干山附近的穷人。所以在这方圆两百里以内,史灵松的名字直如扶危济困的菩萨一样让百姓们传颂。当然这些他从来没有和史府上主动提及,直到多年后才让史灵松无意中于山下百姓口中得知。不媚上、不做作、不邀功,这正是铁月的作风,也让史家更加敬重铁月的原因。

“一恩涌泉报、一诺死生轻!”时有江湖上著名的大侠洪龙曾这样评价他的这位挚友铁月道长。并大叹曰“微微之心,拳拳之意。其身在空门,而浩浩然有古君子之风!”

铁云离去后,史福与韩书俊二人在铁月的带领下一路向后山走去。一路上山风徐来,风光旖旎,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随处可见。偶有过往道士路过,也只是向三人揖掌一礼然后洒然而过,并不见俗世客套唠叨之事。铁月知道他二人初来此山,一路上也指点名胜,叙说古今逸闻,虽一路行来略有劳累,但史、韩二人仍不觉心旷神怡。

不觉得已经走出许远,走到一个山径拐角前,隐约已经听到前方传来一阵飞瀑击石之声,景色尚不及见,其音却已如洪钟太鼓,史、韩二人不禁相顾骇然。铁月笑道:“这前面就是剑池飞瀑,相传春秋时铸剑大师莫邪与干将夫妇在此铸剑、磨剑,故而得名。”说罢继续比了个请的手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