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附庸风雅褒义还是贬义 > 第45部分(第1页)

第45部分(第1页)

“宣白。”陆璟突然道。

沈欢莫名其妙,这是什么情况。

一直在后面跟着的宣白快步走上前来,手里捧着个两块儿砖大小的紫檀盒。宣白将盒子打开,送到沈欢身边。

沈欢看到里面似乎是一摞纸,她看向陆璟:“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你府里所有人的卖身契,以后他们就是你的人了。”陆璟平静道。

沈欢惊讶,怎么是他给她,不应该是太后吗?哪怕是陆家安排的人,也要借太后的手给她才合情理吧,难道说陆家和太后也并非完全站在一起的?

沈欢有些警惕:“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我从里不认为一张小小的契约就能控制一个人。”

陆璟却懒得搭理她,转身就上了成碧驾驶的马车,留下一头雾水的沈欢。

回到府里时,沈欢已经累极了,吃了些东西,就睡着了,再醒来时已经是傍晚了。

“郡主,起来吃点东西吧。”钟灵扶她起来。

沈欢刚睡醒有些茫然,现在她好像除了吃就是睡,这种状态还不如团团圆圆呢。

沈欢边吃边想,然后泡了个澡,把正在忙碌的钟秀叫了过来、

“进展如何?”

钟秀道:“已经弄完了,每个人都很配合。”

沈欢惊异:“这也太快了,咱们府里有多少人?”

“算上咱们带来的人正好六十个人。”钟秀将整理好的资料交给沈欢。

“这么多人。”

沈欢翻阅,熟悉这这些人,管事的,看门的,厨房的,库房的,花园的,护院的等等大大小小竟然有十几种,六十多个人看似多其实也不多。

钟秀补充道:“这些人大部分都识字,都是世仆里出来的,忠诚能干。”

沈欢合上册子,抬头严肃的看着钟灵钟秀:“据我所知,宫里只给了我两个庄子,咱么能养活这么多人吗?”

钟灵拿出另一本册子:“郡主,这是你的财产。”

沈欢看了看,除了当时在汐沙别院的东西,还多了宋家给的五千贯和她在宋家用过的东西,皇家的赏赐似乎除了这所宅子和里面的东西以及两处庄子,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过她每年还有两百贯的俸禄可拿,虽然还没二品大员一个月的俸禄多,但了胜于无啊。

沈欢放心道:“没想到我还有这么多钱,这就不怕了,钟秀,咱们的两处庄子是什么情况。”

钟秀很严肃的告诉沈欢:“郡主,这两处庄子都离长安不远,都不大,加起来也不过四十顷地。”

“四十顷地,不少了,应该能养活大家吧。”沈欢不确定道。

钟秀叹气:“那就要看郡主怎么花了。”(未完待续)

第四章 生计

四十顷地,也就是两千亩,听起来是挺多。但是,据沈欢所知,此时农业发达的南方每亩稻田也只能产五六石粮食,最高也不过七石,而北方的旱田种的麦粟不过每亩两三石,折合下来每亩的收益最多不过两贯,抛去收益,也就一贯多一些。所以,算下来,沈欢每年的收益最多是三千贯左右。

其实此时的物价还是很便宜的,一斗米八至十二文不等,猪肉没斤一百二十文左右,鸡肉兔肉鱼肉要便宜一些,但羊肉和牛肉就要贵很多,生活用品中,盐一斤四十五文左右,柴每石七十文,碳每石五百文,麻布一斤不过三文钱,一般的布也就每尺十九文。

根据钟秀所说,按照此时的生产力和物价,在长安生活,正常的五口之家一年五十贯钱是最低生活标准。

可关键是沈欢在身份上是个贵族!吃的米是高级粳米,盐是精盐,碳是无烟碳,穿的是绫罗绸缎,用的是比珍珠还要贵的面脂,更别说沈欢还需要鲍鱼燕窝人参鹿茸等各种珍贵的药材补品,消耗大量的高级笔墨纸,仅她一个人一年最少就需要一千多贯左右维持生活,再加上她还要养着六十口人,每年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府中的运营。

听钟秀算完帐,沈欢悲哀了,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啊。

她最拿手的书画根本没办法赚钱,拥有的资本不过是一万贯,开店连基本的启动资金都拿不出来,她有房有田,可是多余的房子没办法出租,田地也没办法增加。

想来想去。沈欢能想到的开源方法还是从田地这里入手,粮食作物不挣钱,经济作物呢?可这时又有什么比较赚钱的经济作物?

鲜花?药材?水果?技术难度太大。专业人才不好找,而且不稳定。还有就是反季蔬菜了。

现代人谁不知道塑料大棚,可惜古代没有塑料,用玻璃的话沈欢可以直接破产了。其实,古代并非没有反季节蔬菜培养技术,但是代价太大,就连皇帝都受不了。

汉代汉安帝时就已经开始在宫里培育反季节蔬菜了,但后来汉安帝不得不发出诏书,要禁止向御厨供应大棚蔬菜了。为什么呢?在宫殿里建造温室,属于“高精尖”项目,投资很大,每年要耗费好几千万铜钱。当时天灾**不断发生,百姓衣食尚不得温饱,为人君父的皇帝还这般奢侈,如果传了出去,恐怕“不好意思”,所以后代皇帝中也很少有人这般奢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